新闻速递

新闻速递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速递 > 正文

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学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

发布时间:2020年07月15日 22:42

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,在与新冠疫情的严峻斗争中,2020届高校毕业生经受磨练、收获成长,明确肩上的责任与担当,坚定了不畏艰难险阻、勇担时代使命的信念。7月7日,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亲切回信,肯定了他们奔赴新疆基层工作的决定,并对广大高校毕业生提出殷切期望,明确指出“前进的道路从不会一帆风顺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一代青年矢志奋斗”。回信亲切温暖,引发生科学子的广泛热议和积极学习。


“志不求易者成,事不避难者进”,作为在这特殊时期的本科毕业生党员,我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深有体会。要为党、为国家、为人民多作贡献,就不能安于现状,要敢于克服困难,迎接挑战,志存高远,脚踏实地,用满腔的热血谱写着青年党员的责任和担当。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广大毕业生的殷切期望,敢于直面艰险,勇担时代使命,在自己的科研和工作岗位上践行自己的初心,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到党和国家事业之中。

——学院2020届本科毕业生 陈伟志

“可堪大用,能担重任”既是总书记对奔赴基层工作的大学生的高度评价,也是对我们当代青年所提出的要求和殷切期望。“大用”是利国利民之用,“重任”是复兴中华之任,我们要以小我融入大我的精神,把自己的汗水奉献给为我们涵养成长土壤的中国人民,以“实心实力求实学,实心实力务实业”为目标,把青春时光兑现为将来勇担大任的才干。

——学院2020届本科毕业生 崔浩天

在这封回信中,总书记表达了对118名奔赴新疆基层毕业生同学的支持,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总书记对当代青年的号召——“把青春写在中国大地上”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奋斗,作为学生,我们应不忘时刻勉励、鞭策进取,努力运用所学在相应学科领域中做出贡献;作为学生组织的一份子,我们更应当充分发挥纽带作用,更好地服务广大师生。

——学院2018级硕士生 凌浩

读完总书记的这封回信,我的内心很温暖,我读出了总书记对今年广大高校毕业生的关切,一方面鼓励毕业生们扎根基层与人民群众并肩奋斗,为党和社会的基层建设增添新时代青年的热血与活力;一方面也提出党、政府和社会各界会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,为这些充满活力的青年提供最好的机会。青年一代要有理想,有担当,敢于奉献,我们要在社会的大环境下历练成长,把自己的前途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相连,这才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最高体现。

——学院2019级硕士生 罗珮

“青春由磨砺而出彩,人生因奋斗而升华”,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命题之下,没有人是局外人,没有事是身外事。所以我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与责任,作为学院团学联学生骨干,我积极参与学院抗疫宣传工作,通过线上的形式架起沟通的桥梁,传递榜样的力量;作为生物信息专业的本科生,我更加明白自己肩上的使命与担当,今后磨砥刻厉,扎根生物医药领域,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——学院2017级本科生 王一帆

到哪里去找寻青春的意义呢?到边疆去,到基层去,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!每一代青年人都有每一代青年人的际遇,每一代青年人也有每一代青年人的担当和使命,我们的成长伴随着民族的期盼,我们的发展更是肩负着国家的未来。当我们热血方刚正值青春,就要将这满腔的热血挥洒在祖国的山河之中,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,找寻青春的意义,实现人生的价值!

——学院2018级本科生 张宁杰

2020年,不论对于国家还是个人来讲,都是充满挑战的一年,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斗争,作为在读研究生,深刻体会到个人的发展离不开时代的发展进程,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高校毕业生所寄予的希望一样,我们应该时刻牢记当代年轻人的时代使命,将个人理想信念融入到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当中,为祖国的事业贡献个人的青春力量。

——学院2016级博士生 贾婧雅

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,既是对青年们选择了担当、选择了责任的肯定,也是给青年们直面艰险、勇往向前不断奋斗的鼓舞与激励。“志不求易者成,事不避难者进”,前面的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,但是作为青年的我们更应当拿出十足的勇气与自信,扛起时代重担,脚踏实地地为祖国、为人民、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,燃烧自己的青春。

——学院2019级硕士生 肖志宏

学习了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后,我备受鼓舞,更深感责任重大。“志不求易者成,事不避难者进”,从古至今,前进的道路从不会一帆风顺,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交大人,“饮水思源,爱国荣校”的校训早已镌刻在我们心底深处。前有黄旭华院士为核潜艇事业献身一个甲子,后有交大医学院工作者前赴后继抗击疫情。我们更应向前辈学习,用青春挥洒汗水,用理想报效祖国!

——学院2019级本科生 汤天辰


供稿单位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

2010-2021 上海交通大学纪检监察机构 版权所有 沪交ICP备2010818